全球34%钴荒危机下,浙江桐乡这家龙头企业强势破局。
7月8日,浙江新能源材料龙头企业华友钴业(603799)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度成绩单。公司公告预计2025年1-6月实现净利润26亿元至28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55.62%至67.59%。
在同日另一则重大消息中,由华友钴业旗下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《粗制镍钴原料》和《镍锍》两项行业标准获工信部批准发布,为中国镍资源进口提供技术依据,保障关键矿产资源供应。
业绩高增长,一体化战略成效显著
华友钴业成立于2002年,总部位于浙江桐乡,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业务涵盖镍钴锂资源开发、有色金属绿色精炼、锂电材料研发制造、资源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。
据华友钴业7月8日发布的业绩预告,公司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达24.5亿至26.5亿元,同比增长39.85%至51.26%。
业绩增长动因,主要受益于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的持续释放、钴价的回升、公司管理变革、降本增效的深入推进。
首先,上游资源端印尼华飞项目实现达产超产,华越项目持续稳产高产、成本进一步下降,公司MHP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;下游正极材料业务恢复增长,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,“产品领先、成本领先”竞争战略成效进一步凸显,公司产业一体化经营优势持续释放。
其次,受益于钴价回升,公司钴产品盈利能力逐步提升。同时,公司持续推动管理变革,大力推进降本增效,向管理要效益,控费降本成效显著,运营效率持续提升。
标准引领,主导制定镍钴原料国家标准
作为中国镍钴冶炼领域的技术引领者,华友钴业牵头制定的YS/T 1757-2025《粗制镍钴原料》和YS/T 1758-2025《镍锍》标准于7月8日正式发布。
这两项标准的制定填补了中国镍冶炼中间品领域标准体系的空白,其影响深远:
为镍资源生产企业提供质量依据,提升原材料产品品质;规范统一镍锍、粗制镍钴原料的技术要求;降低国内外贸易壁垒,促进镍战略资源的进口贸易;保障国内锂电等市场对镍战略资源的旺盛需求。
据了解,华友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24个省级以上高能级科研平台,累计授权专利超600项,主导/参与制定国家、行业标准200余项。
创新突破,国际专利加速布局
在技术创新方面,华友钴业于7月6日公布了一项名为“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”的国际专利申请(专利号PCT/CN2024/113454)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以来华友已公布6个国际专利申请,较去年同期增加200%。这一加速态势与其持续的研发投入密不可分——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3亿元,构建了核心技术护城河。
在产业布局方面,华友在印尼的“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”二期已实现机械竣工。该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NCM811高镍前驱体制备技术,标志着华友“海外资源、国际制造、全球市场”经营格局的深化。
市场环境上,全球钴供应正面临重大变化。刚果(金)于6月21日宣布延长钴出口限制禁令3个月。据申万宏源分析,若按刚果(金)出口暂停7个月计算, 2025年全球钴有效供给将下降34%,从28.2万吨降至18.5万吨,原料短缺风险加剧。
//////////
华友钴业通过资源控制、技术创新与标准引领的三维战略,持续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核心地位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扩张,公司一体化布局形成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。
— 编者按 —
信息爆炸的时代,公告如海。
我们为你打捞价值,让AI成为你的资本“瞭望哨”。
浙商发展研究院、《浙商》杂志联袂推出全新栏目「AI读浙股」——每日由AI深度扫描浙江700余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洪流,以“鹰眼抓重点、秒级筛价值”的能力,萃取最具新闻性、预警性与机会性的硬核信息。以上是第十六篇:净利预增55%!浙江锂电材料龙头逆势高涨,上半年狂揽26亿。
「AI读浙股」往期回顾香飘飘豪气分红!每股派0.25元,明日1.03亿现金红利即将到账丨AI读浙股
“摘牌”时刻!杭州银行150亿转债转股背后的资本变局丨AI读浙股
]article_adlist-->栏目声明丨本文由AI生成 徐燕娜(技术辅助)
编辑丨王智媛
审核|徐燕娜
监制|冯永明、余广珠
]article_adlist-->金港赢配资-金港赢配资官网-全国配资网-专业股票配资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